口碑一塌糊涂,陈可辛挨骂,雷佳音也跟着一起挨骂,“杀夫案拍成大头传”,观众看着雷佳音脸上坑坑洼洼的扮相都嫌烦(其实是化妆效果)。虽然,给雷佳音多少戏份都是陈可辛说了算;以及,原著小说《翻案》其实已经决定了男性角色的戏份都会远大于詹周氏。(是的,包括下部,如果不出意外下部还是男性角色抢戏。颤抖吧!)
跟《酱园弄》同期的还有《长安的荔枝》,明明是个简短的故事却抻出了35集,强加一个喜剧角色小舅子,把剧情搞成双男主插科打诨,而且雷佳音也并不符合男主人设,公认比较适合演一个“小吏”男主的是张译。(题外话,影版的大鹏也不行。)
总之,最近一个月,电影院里雷佳音抢戏了章子怡,电视机里是注水故事里雷佳音的大脑袋晃来晃去。
网络上把雷佳音待播作品一列的时候,群众的逆反情绪达到顶点,纷纷表示不想再看到他。

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想当年,谁能想到他也能招人烦到这种地步?
犹记得2017年夏天雷佳音之受欢迎,《绣春刀2》的映后互动观众一个接一个都在逗他。救命,他只是演了个配角啊!

那是雷佳音人到中年走红并被视作“遗珠演技派”“大器晚成”的时候。同时他还有个热门剧《我的前半生》。本剧把亦舒小说魔改成女主爱上闺蜜男友,批评有了热度也有了。是马伊琍想起来找雷佳音演的出轨男,说他眼睛下垂看着可怜不容易招人骂。这出轨男演得,反正演出了尘世间一般男的磨磨叽叽的样子吧。但就因为《前半生》的热度,雷佳音早年的微博被翻了个遍。那时候还没有“内娱活人”这一说,不过考古追星雷佳音的,应该是喜欢上了“活人感”。

一个人刚红的时候,他的一切都是顺眼的。雷佳音演过宁浩男主也没红,这就是大器晚成而不是“不红是有理由的”。雷佳音说自己跟老哥们是TF老boy,这就是爱开玩笑而不会被出警蹭热度。他超级大头是笑点,他长得老也是笑点。雷佳音甚至有了自己的站姐,但是他跟站姐说不要来机场,后来站姐也就不再去机场追了。
任何明星刚红的时候就是有“新人美”,哪怕是个中年男人。
那时候雷佳音在行业里受欢迎到什么程度。2019年11月金鸡创投,前五个项目有三个都假设他是主角写的,评委甚至问,还要看多少个雷大头。

从那当初的受欢迎到今天这“再也不想看了”“他是不是资源咖”的议论,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很微妙的转折点是《吹哨人》在上映两年多后才被翻出来一段采访视频。
《吹哨人》2018年拍摄,2019年上映,2019年11月,电影还在宣传期,主演汤唯和雷佳音到电影频道《蓝羽会大咖》直播间做了一次直播采访。有个环节是让二人相互吐槽“最受不了彼此什么”,雷佳音说:“最受不了我演激动的戏的时候,她老上厕所。”

汤唯立刻超级夸张地大笑,但是头埋下去很久。这时候雷佳音还在说,有一场戏,汤唯从二楼跳下来,自己要正在眼含热泪独白中,汤唯忽然要上厕所……

就在雷佳音继续补充细节的时候汤唯就站起身半开玩笑状表示自己要走,雷佳音继续说:“拍十条吧中间得上三回厕所,我这情感一来的时候,‘导演我要上个厕所’,就走了……”

汤唯还是坐回原位,主持人蓝羽问汤唯:“你是不是故意的?”汤唯对雷佳音说:“真的哦?对不住啊。”之后她说“换谁谁都不高兴”,雷佳音又说自己也没有说过汤唯。讲着讲着汤唯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这时候雷佳音似乎是试图调侃来缓解,但这句话非常糟糕:“说你像男孩别装女孩。”汤唯又一次捂脸低头,抬起头来说:“我真的哭了对不起。”

汤唯再抬头还是拍着雷佳音肩膀说:“我特别高兴你能说出来……”但是说着说着又有点绷不住,主持人开始帮汤唯找纸巾,雷佳音很惊讶汤唯真的哭了,汤唯则开始擦眼泪。



几年后,2022年5月《分手的决心》在戛纳好评如潮。而这段汤唯和雷佳音采访重新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之后片段被搬到了韩网,韩国网友也在讨论雷佳音不礼貌。

在这件事上中韩网友态度一致:男演员在镜头前说女演员的隐私就很不好。而汤唯是生了孩子做了母亲的,频繁上厕所很有可能是生育造成的损伤之一。
2019年的直播采访到2022年才引发大范围讨论。这几年时间里女性主义思潮当然是在前进,女性也对冒犯和更敏感,更关注被忽视的女性感受。
这一场“迟来的审判”里,雷佳音冤吗?
在他刚开始走红的那几年里,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开玩笑的人。由于他是以“活人”人设走红,很多别人做会被骂的事情在他这里变成了笑点。刚走红那几年雷佳音对于“公众形象”没什么概念,因为大家就是喜欢看他人来疯。
但,这更显示出他心里的意识。他自己是个父亲却想不到生育后的女性很容易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女演员的隐私也不应该这么说出来,汤唯已经不开心了他还用什么“你不是女孩”这种话来找补。
在男性被优待的社会里,他见过太多对自己爱开玩笑的肯定,口无遮拦对他来讲不是什么问题。而社会很少教育男性如何做一个真正礼貌得体的人。
这个舆情是轻微发酵了一下,很快又过去了,但似乎又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一些伏笔。从那之后就有很多女观众对雷佳音不那么待见了。
再来说一下雷佳音为什么能接到这么多戏。
第一是他这人就不挑活。
走红后,雷佳音一直高产,而且是有效刷存在感的高产,几乎是每一年都有出圈的作品。
除了上面这些男主,他还有一堆客串和配角。他很少挑戏份多少,一分钟的也演。《疯狂的外星人》里他就客串一下但也进了预告片,《悬崖之上》里他是男配,但从此开始接触张艺谋的项目。另外各类群像主旋律里经常能看到他,戏份可大可小。
在2017年走红之前,雷佳音其实也是这个状态。在话剧之外,他也一直不缺戏演,翻开他的百科资料就会发现他入行后工作就很密集,主配角都有。观众记忆里他不过是“品如哥哥”,演了个《黄金大劫案》竟然没红。但在这所谓的“没红期”,《丈母娘来了》《断奶》《我的媳妇是女王》这几个SMG电视剧里他都是男主;此外他也能演到《白鹿原》这样的项目里的重要男配。

(△2013年电视剧《断奶》)
“大器晚成”之前或之后,雷佳音一直不挑活,多少时长都行,什么戏都行,什么理由去接戏都行。

至于演技表现,他说尽力一人千面,但是能力有限,就在一个赛道也行。

其他中年男演员,要么没他这么导演随便用,要么没他这么自己随便接。
随便说几个对比一下。于和伟是年轻的时候适合演普男,现在越来越演不了一般人。陈建斌倒是戏路宽水平高,他显然在挑活儿,他接的电视剧不一定爆但几乎都有口碑点,电影他可是自己创作自己拍,轻易也不多接。张译是演员里的好学生,演什么都有自己思路,去年就说了得停下来充电了,接戏要看剧本有没有新鲜东西能不能产生新的表演方式。(我恶意翻译一下:大导预制菜电影也不是都要接。)

在雷佳音不挑活的情况下,现在也是有一个“老男人友好”的创作环境。
一个说太多却持续得不到改进的问题:男演员的戏路比女演员宽。男演员不卷身高体重外貌却能接到各种各样设定的角色;女演员无法停止“容貌管理”“身材管理”否则会肉眼可见地失去机会,而留给女演员的戏永远不可能像留给雷佳音们那么宽。
我有个暴论:性别越平等、创作空间越大,女演员越不卷外表。你能在国外的影视作品里看到发胖的衰老的女主角们,在台剧里看到谢盈萱这样“我们身边的中年女人”。而刘晓庆老了就真的接不到属于自己年龄的女主戏了,电视剧里所谓的“中女故事”永远妆容精致,不青春美丽成功就不配诠释“女人到三十也没啥”。只有少数女导演的作品在尝试走出这些怪圈,但总的局面依然是女演员又卷又接不到好戏,男演员又松弛又当男主。
这种情况长期没有改变,观众情绪积压后,会随时在爆发每一个“过得容易”的男演员身上。一对比同龄女演员,看着他们就来气。
与此同时,这几年主流电影里的“含登量”反而变高了,而勤奋刷脸的男人在其中则跟着诠释了“登”。
拿张艺谋来说,过去张艺谋电影总有谋女郎,女性角色是浓墨重彩一笔,“登味”总是比现在少多了。这几年张艺谋电影则逐渐没有女主角,女性角色一再被强暴,重视贞操的台词一再重复。而雷佳音在这些电影里面不是掌握权力者身边围绕着一群貌美侍女(《满江红》秦桧),就是被创作者偏心的男宝。比如《坚如磐石》里让周冬雨演他前女友(看外形稍微妆造一下就能演他女儿),俩人一起对抗邪恶势力,前女友的角色就直接给写牺牲了,男性的英雄高光里总是要牺牲女人。又如《第二十条》里男女检察官一同办案。对女检察官(高叶)的塑造就是刻板印象,职业女性必然特别凶特别爱吵架;一路坚持正当防卫逻辑的是女检察官,剧情一番降智操作后,女检察官停职了,男检察官(雷佳音)捡漏了一个社会关注的大案,全片高光发言全给他了。
《酱园弄》更是这样。这男主,给谁演,谁都会招人烦。因为观众的期待和杀夫案本身的焦点,都是女性。而原著小说和陈可辛改编都无法舍弃“日伪政权覆灭前的男警察局长失去权力的绝望”这个概念。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面对自己内心的老登创作渴望,干脆另开一部《沦陷之王》什么的讲一个任何维度上都“不正确”的故事去共情日伪警察局长阴湿的权力欲和控制狂,也算你敢想敢干。想登就登就登得个明明白白,最起码不至于把女观众骗进来看大男主。

《坚如磐石》《满江红》《第二十条》《酱园弄》,这几部雷佳音男主近作,共同点是,创作者都无意中偏爱着男主角,牺牲或工具化或削弱女性角色。男主角雷佳音,一再在银幕印象上演绎出这种偏爱,于是令观众无名火起。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雷佳音刚走红的时候,他演的反倒是那种不那么“大男主”的角色。出轨男都不是正面人物;《超时空同居》《和平饭店》里都是憨憨。
到这里总结一下。雷佳音产量高,跟他戏路不算窄有关系,也跟他什么都接有关系。
但真正导致这几年雷佳音让人烦的,我认为一是那则吐槽汤唯上厕所的视频;另一个是他本人就是对男演员要求更宽松给男演员机会更多的行业写照,这几年带登味的电影里,雷佳音是男主,那么他实际上就承载了这种登味或偏爱。
观众的无名火也不是真的莫名其妙,大家就是会对这样一种局面、这样一种创作趋势感到厌烦。
~更新的文章总是被大家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