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作者|LeozZ

演员黄奕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与女儿的对话视频,视频中12岁的黄芊玲一门心思想要学唱跳当爱豆,向往在舞台上受人追捧的成就感。

老母亲黄奕劝告她明星就要接受被人评头论足,还搬出闯韩祖师爷韩庚跳断肋骨的经验之谈,但这都没能动摇黄芊玲“站上舞台,闪闪发光”的决心。

评论区网友小嘴淬了毒,直言孩子外形不符合爱豆要求,练习生面试都未必能通过。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明星子女进圈也不是新鲜事,2025年才刚过半,就已经被冠上“星二代出道元年”称号,星二代扎堆进圈。

陈奕迅独生女20岁陈康堤签约华纳音乐,推出英文单曲《doll》;钟镇涛女儿钟懿宣布出道,参加《乐队的夏天2》录制,韩红亲自保驾护航;张亮儿子张悦轩拍摄时尚大片……星二代们正在全方位渗透娱乐产业。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而黄芊玲、沈佳润这类星二代,放着国内父母资源不要,跑去南韩勇闯K-POP圈,显然是一个略显叛逆的职业选择。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内娱星二代东迁K-POP

21世纪以来,韩流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文化现象之一,近年来,社交媒体成为驱动韩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核心引擎。TikTok与分析公司Kantar去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得益于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动,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韩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将翻倍达1430亿美元。

K-POP在全球的现象级影响力,使得游走其中的人都能享受到流量与商业价值红利。

专业行销平台Lefty2024年全球顶级时尚影响力榜单中,K-POP明星在前10中占据7席。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BLACKPINK Jennie走机场时随意搭配的一双五指健身鞋,在社媒火速传播,36小时同货号就喜提亚洲各国售罄,带货能力一骑绝尘。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BTS金泰亨ins粉丝数超6700万,每条推文广告位收入高达人民币600万元,其在军白期发布的一条ins,在今年5月达成全球最高点赞1700万成就,无愧粉丝口中的“K-POP永一”称号。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发布的“2024年全球韩流现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K-POP粉丝数达到2.25亿,K-POP俱乐部数量已达1748个;韩流受众人群从当年迷恋韩剧和韩妆的80、90后一代,蔓延至更为年轻的00后、10后青少年,日益显现年轻化的发展趋势。

在国内娱乐圈,你会看到邓超孙俪带着等等和小花妹妹闪现BLACKPINK演唱会,助力一双儿女追星;小S二女儿视张元英为精神偶像,ins上cha了多次其组合IVE的舞蹈。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K-POP的巨大影响力,让唱跳舞台成为无数年轻人追求明星梦的修罗场。

对星二代而言,父母的资源似乎让梦想变得触手可及。但在韩流工业流水线体系下,星二代身份非但不是敲门金砖,反而可能因“资源咖”的标签招致更严苛的粉圈审视。

试图在K-POP热潮中分一杯羹的他们,走出国门才明白,现实远比梦想残酷。失去了父母光环的庇护,他们不得不直面专业体系的冰冷筛选,承受资源断层后的市场考验,“闯韩遇冷” 的现实不断重演。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星二代勇闯韩娱遇冷

怀抱偶像梦勇闯韩娱的星二代们,正亲身验证着爱豆流水线体系的残酷。脱离父母资源庇护后,在专业至上的韩国市场普遍遭遇“水土不服”。

邵兵之子邵子恒的出道之路历尽坎坷。

先是在SM练习了四年半,原定团体策划流产未能出道,后又遭遇SM高层内斗,李秀满系练习生被边缘化,甚至部分中国练习生直接被遣散。2024年底,邵子恒参加韩国SBS电视台与爱奇艺合办的选秀《星光闪耀的少年》C位出道。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但其所在组合POLARIX堪称“史上最惨101系限定团”,出道三个月无经纪公司签约,成团后就开启了零打歌舞台、零团体综艺、零专辑宣传的纯放养模式。

练习四年半年、出道两年后,邵子恒在媒体报道中仍被冠以“邵兵好大儿”的标签,职业身份始终未能脱离父亲光环。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NINA沈佳润选择了更激进的路径,跳过团体直接solo出道。不过,首张迷你专辑《Never Afraid》首周销量仅65张,在韩国主流音源平台Melon Top100、Genie及Bugs上均未进榜,Melon首小时点赞只有个位数。

尽管签约的BNB MUSIC公司被传是小沈阳为女儿专设的厂牌,但她在韩国打歌并未受到特殊照顾,在当今这个K-POP打歌舞台连半开麦都非常稀有的环境里,沈佳润初次登场就遭遇全开麦、垫音几乎消失的舞台事故。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而在国内,当沈佳润作为神秘嘉宾登上小沈阳演唱会表演时,因设备故障和紧张情绪,出现跑调、节奏不稳的情况,甚至引发了退票风波。

讽刺的是,在一级市场遇冷后,沈佳润竟因网友调音版《One Spot》声线神似热门IP“chiikawa”主角之一,凭借“小八塑”形象收获了一波二次元好感。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空耳歌词“美美桑内”在抖音已有6.3亿播放,形成“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神奇局面。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然而这种话题度未能转化为实际收益,打歌数据仅靠源自小沈阳夫妻俩的“家族粉”撑场面,疑似家庭作坊的BNB MUSIC,专业运营能力不足,也无力在韩国为沈佳润争取优质资源。

与韩国斗兽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娱为星二代构建的资源温室。在这里,父母的行业地位可直接转化为子女的入行门票、优质资源和舆论保护,形成一套与闯韩二代们截然不同的生存法则。

吴晓波为实现女儿的歌手梦,斥重金培养女儿演艺技能;庾澄庆与伊能静之子恩利活跃在时尚圈;梅婷女儿曾慕梅年仅11岁,已经能在口碑电影《好东西》中担任灵魂角色。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他们无需经历残酷筛选,就已经有资格踏上顶级舞台。

内娱星二代,已团灭

星二代的“窄门”

星二代的光环看似耀眼,但本质是一扇镶着金边的窄门,它提供了一条可见的通道,却同时也遮蔽了更广阔的旷野。

与普通人相比,星一代确实坐拥常人难以企及的公众影响力、财富积累和圈内人脉。然而,如果横向对比其他领域的“一代”,星一代能为子女提供的核心资源,如稳固的产业资本、深厚的体制背书或顶级的精英教育等,显得相对薄弱。

他们在正式场合的实际地位,未必如公众想象中那样超然,草根出身也决定了信息甄别与抗风险能力的不足。因此星一代的财富和影响力,往往很难向下一代有效转化。

资源的局限性,直接压缩了星二代的职业想象空间,当私人关系深度介入内容生产关键环节,圈层的封闭性日益增强时,决心投身演艺事业的星二代,唯有最大化利用父母提供的入场券和有限庇护,“照单全收,物尽其用”成为最现实的策略。

转投韩国流水线偶像生产系统,或许是闯韩二代脱离路径依赖的勇敢尝试,但他们忽略了这套精密体系对个性的剥削。

例如沈佳润继承的东北喜剧基因,黄芊玲的古灵精怪特质,在内娱或许是可溢价的原生标签,但在K-POP体系里反成需要切除的冗余个性。

因此,无论是企图换取全球掘金的通行证,还是走出尴尬的窄门,内娱星二代的自我规训在K-POP土壤中似乎都没有胜算。

或许黄奕面对女儿执拗的练习生梦苦笑时,早已看透一切:这台主动剥离个性的手术,只可能收获水土不服的反馈。

内娱星二代与K-POP工厂,是一次注定别扭的娱乐产业嫁接。

1分钟速读本文:

这篇文章讲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明星子女(星二代)想进娱乐圈,尤其是跑去韩国当偶像,但现实比梦想残酷得多。简单总结几个重点:

星二代扎堆出道

2025年被称为”星二代出道元年”:陈奕迅女儿发英文歌、钟镇涛女儿上《乐队的夏天》、张亮儿子拍时尚大片……但黄奕女儿黄芊玲、小沈阳女儿沈佳润等偏偏选择去韩国当练习生,想闯K-POP圈。

为什么非要闯韩国?

K-POP全球影响力太强:BLACKPINK成员随便穿双鞋就能卖断货,BTS成员一条ins广告费600万。全球K-POP粉丝2.25亿,连邓超孙俪都带孩子追BLACKPINK演唱会。

现实很打脸

邵兵儿子邵子恒:在SM练习4年半没出道,后来选秀成团却零资源,至今还被叫”邵兵儿子”。

小沈阳女儿沈佳润:solo出道专辑首周只卖65张,打歌全开麦翻车,靠网友恶搞”鬼畜视频”意外走红。

为什么混不下去?

韩国偶像体系像”流水线工厂”:

不认”星二代”身份,反而会被骂”资源咖”;

要求绝对服从,个性反而成了扣分项(比如沈佳润的东北幽默感);

内娱父母资源在韩国完全没用。

对比内娱”温室”

在国内的星二代就舒服多了:梅婷11岁女儿能演电影主角,庾澄庆儿子直接混时尚圈——根本不用经历韩国那种残酷竞争。

简单说:星二代以为去韩国能当国际巨星,结果发现离开爸妈光环,自己连练习生都卷不过。就像黄奕劝女儿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背后,可能是跳断肋骨的代价。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