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易烊千玺凭借《小小的我》刘春和一角获最佳男主角奖。
从《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奇迹·笨小孩》到此次《小小的我》,易烊千玺四次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终于在24岁获奖。
“我先谢谢我的剧组主创们,我以前采访说过,我们是家庭式的剧组,我们一次次跨过了很多的难关。他们对我的保护,我们一起的奋斗,一起塑造出了春和这样的形象。”易烊千玺表示,他想到自己12岁被选中出道,然后到今年正好也是12年,“一直在高关注度下、高压的工作下生活,我很荣幸能够接触到演员这个行业,未来道阻且长,我希望能够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和作品,赢得观众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易烊千玺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图据视觉中国
回顾易烊千玺获奖之作《小小的我》,该片自从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并获得观众选择奖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上映之后,好评如潮,票房高涨,不少观众和媒体都在猜想,易烊千玺或将因刘春和一角,再度提名金鸡奖甚至获奖。
如今,猜想成真。易烊千玺,实至名归。
壹
倘若将一部电影的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整个生态流程比喻成太阳系,那么,易烊千玺就是《小小的我》中的太阳——独一无二的,牵引所有创作、情节、演员及表达,围绕其运转的恒星。
本片故事是讲脑瘫患者刘春和20岁的生活。“脑瘫是医学史上最古老的未解之谜”,这是病,而非一个人的命。不得不认病,却又不认命的刘春和,是整部影片成立、甚至有所超越的唯一支柱。

演得过火,会将脑瘫表现为一种“奇观”,冒犯脑瘫患者和观众
演得不够,同样让人不适,有消费脑瘫患者和苦难换取票房的嫌疑;
演得慢了,不能在第一时间让观众信以为真这就是一名脑瘫患者,也不行。因为这种影片,就要求你尽快与观众签订信任合同,最好第一个镜头就告诉观众:这就是那个被脑瘫困住了身躯和时间的刘春和。

电影宣传海报
真实不虚、分寸得当、又快又准,从明星演员化身脑瘫患者,能完成这个表演的并不多。易烊千玺是其中之一。
诚如日本导演岩井俊二说的:“能演绎到那种程度,真是演员的无上荣光,我见证了他惊人的才华。”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谈易烊千玺
电影开篇,特写一双腿,趔趄至扭曲地拾级攀登,天台围墙上持笔写遗嘱的手势,如盘虬卧龙,弯折到变形,而后方给出一张朴素又压抑的脸,从此刻起,正式确认这是刘春和,不是镁光灯下熠熠发光的易烊千玺。

电影开篇,特写一双腿
信任感建立之后,刘春和的表情神态、吐字发音、吞咽咀嚼、行路姿态、肢体动作、至心理等,如一部精确至极的程序,没有一个代码是脱离出“脑瘫患者”的。
刘春和取得了观众的认同与理解,意味着这部描述脑瘫患者生活的电影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看电影采用什么样的视角,去描述这种生活。

一张朴素又压抑的脸
本片的视角是从心理需求出发的,几乎套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五层需要。
第一层,生理需要。
衣食住行方面:他会换衣服和使用洗衣机;他用特制筷子吃饭,容易被呛,喝水得用吸管,但无忌口,甚至能饮酒到醉;他睡觉起床,需借力于绳套;他出行,过斑马线慢些而已,上公交还能给人让座,甚至最后考取了驾照。

易烊千玺用特制筷子吃饭
第二层,安全需求。
他需要一份职业,需要经济自主,需要稳定的生活秩序,所以他念书学习,满墙的书都看过,高考分数超一本线80多分。他想当老师,遂报考师范大学,去教培机构应聘做讲师,甚至求职于咖啡馆,只为攒学费。

电影中人物的学习画面
第三层,归属与爱的需要。
外婆(林晓杰 饰)宠爱信任他,他亦然;母亲(蒋勤勤 饰)虽与他“相爱相杀”,但他也能体谅母亲的不易,接受母亲生二胎的现实;尤其是对待青春女孩雅雅(周雨彤 饰),因为她而坠入爱河,会有春梦和性意识的觉醒,会给她写诗,渴望牵手,尽管最后“失恋”了。

宣传海报
第四层,尊重需要。
片中刘春和学习、出行、让座、求职、试讲、写投诉信、工作、打鼓、春梦、示爱、写诗、考驾照、抗争、吵架,甚至绝望到吞食糖块,想让自己窒息而死,几乎都是他在主动或决绝地赢得自尊和他人的尊重。
他摆脱不了病,但有权利不以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剧中的易烊千玺有权利不以病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某种程度来讲,实现“尊重”,就是实现他自己内心的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尽管这份渴望和认可的姿态很低——只要承认他是一个普通的20岁成年男性,他就满足了。

电影中的易烊千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五层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所必然拥有的需求。刘春和,也不例外。脑瘫只是附加因素,而不能裁判其本质。
电影朴实地将五层需求娓娓道来,没有奇观化地消费他,更没有外来人俯瞰式的怜悯,亦非仰视他,试图将其塑造成鸡汤式的英雄。有的只是平视一个有病的残疾的,却也能成为自身之恒星、有爱欲、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贰
回望易烊千玺的演艺路:
寻求救赎与爱的街头混混小北(《少年的你》),让观众看见了一个全新的演员易烊千玺。
在战争与死亡的烈火下涅槃重生的伍万里(《长津湖》),让行业认识了一个能扛能打的实力演员易烊千玺。
之后,他在《奇迹·笨小孩》里饰演一名坚韧不拔的创业青年景浩,这一形象是小北、韦一航的变体,只是多了一层社会属性。

易烊千玺在《奇迹·笨小孩》里饰演一名坚韧不拔的创业青年景浩
而《满江红》中不苟言笑、心狠手辣的武将孙均,也是伍万里的延展,只是多了一些内省与权谋的成人意味。

在《满江红》中不苟言笑、心狠手辣的武将孙均
这时的易烊千玺,需要第三个角色,继见自己、见天地之后,能够见众生的角色——于是,《小小的我》来了。
耀眼如星的演员,社会暗影处的脑瘫患者,二者之间建立等号是危险的。
一者,容易被骂,称其利用特殊群体贩卖苦难,以赚取评审眼泪;二者,此类剧情片、艺术片,制作体量小,票房几乎没有指望;三者,表演难度太高,稍有处理不好的地方,便会招致行业内外的冷嘲热讽。
当然,演员接拍某部戏,其心理动机是复杂的,但就《小小的我》而言,我笃定在某些时刻,易烊千玺就是刘春和,一个曾被忽略、被漠视、被社会期望、荧光灯和资本所“圈养”的孤独的人。
易烊千玺化身刘春和,便可让“没有同类”的绝望人群,被广大观众看见。
片中有一幕,刘春和母亲瞒着他,又生一女。他在医院逗妹妹时,被母亲大喊“不要动她”,并被推开。刘春和倍感失落,回忆起与母亲吵架的场景——在家中,他将多年的怨、恨、苦一股脑吐出。
他扭曲着脑袋,手臂不受控地晃动,每说一句话都像在经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酷刑。他面目狰狞,青筋暴起,说着说着,语调中多了抽噎,眼角泛起不甘心、不屈服的泪光。他说自己被期望成为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一旦走出去,别人都会躲你、怕你、嘲笑你,而他的妈妈,“才是真正厌恶你,看不起你的那个。”

刘春和扭曲着脑袋,手臂不受控地晃动
接着,国产影片中极为罕见的“精神弑母”场面上演,刘春和说,自己明明是“多余的人”,母亲却总是装作特别在乎他。他直指母亲恶心、虚伪。
这一段表演,从台词到形体,从表情到眼神,完美地演绎出一个人的颤栗、惊慌、悲愤、痛苦与紧绷多年的弦将要断裂的绝望感。
注意,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力饱满的、精神健全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病人。
而此时的易烊千玺,则以一个演员所能创造的最大限度的真实去还原一切。

刘春和直指母亲恶心、虚伪
《小小的我》之后,易烊千玺好像已经“通关”了,似乎没有什么角色是不可挑战的。
在今晚的金鸡奖颁奖舞台上,易烊千玺发表获奖感言时,专门推荐了由他主演的,曾获得戛纳主竞赛单元特别奖的新电影《狂野时代》。他说,毕赣导演拍了一部很美的电影。易烊千玺在片中一人分饰五角,每一个都是“毁容级”的表演。下周,走进影院的观众,一定会领略到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的表演魅力。

易烊千玺的未来不可限量
一直在进,一直在变,惊人的是,易烊千玺尚不满25岁。这名影帝的未来,实在不可限量。
撰文 李瑞峰 编辑 袁诗葭




